荔枝FM:从“人人主播”到声音社交生态的进化之旅
荔枝FM(现品牌升级为“荔枝”)是中国领先的音频互动平台,由广州荔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13年推出。它开创了“人人都是主播”的UGC音频时代,用户可通过手机轻松录制节目添加背景音乐,并享受自动混音与降噪技术支持的60分钟创作体验。经过十余年发展,荔枝已从单纯播客平台转型为集声音社交直播娱乐播客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音频生态。
品牌演进与核心里程碑
2013-2016年:播客生态奠基期上线初期主打“录制+分享”功能,降低音频创作门槛,三个月内通过微信公众号积累百万种子用户,奠定社区基础。2015年推出智能推荐系统,实现“千人千面”内容分发;2016年新增语音直播功能,开启娱乐化转型。
2018-2020年:品牌升级与资本突破2018年正式更名“荔枝”,口号更新为“用声音,在一起”,强化社交属性;同年成立内容安全中心,布局产学研合作。2020年1月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IZI),成为“中国在线音频第一股”。
2021年至今:技术驱动与全球化拓展推出垂直播客平台“荔枝播客”,并自研RTC技术DOREME语音通讯平台VoderX,支撑高质量实时互动。出海产品TIYA覆盖全球近2000万用户,成为新增长曲线39。
产品生态与用户画像
核心功能架构
- 原创内容生产:用户可录制节目直播配音,背景音乐库与剪辑工具简化创作流程 。
- 多元内容消费:覆盖情感音乐儿童故事相声曲艺等100+分类,累计节目超1.29亿期 。
- 声音社交实验:推出“声鉴卡”“语音速配”等功能,探索声音匹配的社交场景 。
- 车载场景延伸:与小鹏汽车广汽等合作,支持车机端语音操控与跨设备无缝收听 。
用户特征与粘性
- 年轻女性主导:30岁以下用户占比68%,女性用户达74.7%,学生与白领为核心群体 。
- 高活跃度社区:月活用户超5840万,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居行业前列,用户日均启动次数达108次(2019年数据)。
- 付费生态初成:语音直播打赏为主力收入,主播激励体系(如“家族”经纪模式)推动创作者经济闭环 。
行业挑战与创新方向
- 内容合规与体验平衡 用户反馈ASMR助眠等敏感内容下架影响体验 49,平台需在监管与需求间探索新内容形态。
- 盈利模式单一 音频娱乐业务贡献超90%营收,知识付费与广告占比不足 39。播客付费订阅品牌联名等成为破局尝试。
- 技术赋能创作 自研AI工具优化降噪与声线处理,提升UGC质量;车载端“一键流转”功能强化多场景渗透 。
社会影响与文化价值
荔枝重构了声音的媒介价值:学生用其录制英语节目提升能力;都市青年在通勤时依赖情感电台获得治愈;方言保护非遗故事等小众内容通过平台留存传播。其“声音陪伴”理念契合当代人对抗孤独的情感需求,也使平台成为Z世代的“精神避难所”。
未来展望:面对喜马拉雅蜻蜓FM及字节跳动等新对手的竞争,荔枝需深化全球化布局(如TIYA社交产品),并借力车联网AI硬件拓展声音生态边界。从“记录声音”到“连接生活”,这颗“荔枝”的故事仍在生长中。